研讨主题:从感知到决策——构建智能体的双核大脑
完成了数据基础的搭建后,我们来到了最核心的阶段:赋予智能体“思考”和“行动”的能力。与 0-1先生 的研讨聚焦于智能体的两个关键任务:感知(Perception) 和 行动(Action),这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AI模型协同工作。
1. 核心任务:构建海洋环境的感知模型
目标: 实时、准确地从声呐图像中识别鱼群、海底结构和障碍物。
模型选择:实时目标检测网络
由于探鱼设备需要快速响应,我们倾向于选择单阶段(One-Stage)目标检测网络,以追求速度和效率。
模型类型 | 优势分析 | 海洋场景的挑战 | 初步选型 |
---|---|---|---|
YOLO 系列 (v5/v8) | 速度极快,适合边缘设备部署;能够以高帧率处理视频流。 | 声呐图像模糊、信噪比低,YOLO的边界框在密集鱼群中可能不够精确。 | 首选。通过修改其骨干网络(Backbone)以更好地处理声呐特征。 |
Faster R-CNN/Mask R-CNN | 定位精度高,Mask R-CNN还能实现像素级实例分割。 | 速度较慢,计算开销大,可能不适合实时控制,但可用作离线数据校验或更精细的分析。 | 备选。用于验证 YOLO 的检测结果。 |
训练策略:迁移学习与声呐定制
- 迁移学习(Transfer Learning):我们不会从零开始训练。我们将利用在自然图像(如 ImageNet 或 COCO)上预训练的模型权重,将其迁移到我们的声呐数据集上,能大幅缩短训练时间和提升性能。
- 损失函数优化:针对声呐图像的特点,我们可能需要调整损失函数(Loss Function),例如更注重对小目标(稀疏鱼群)的检测,并平衡正负样本(鱼群/背景)的权重。
2. 核心任务:实现硬件设备的行动模型
目标: 根据感知模型提供的鱼群位置、环境风险和既定策略,自主调整探头角度、航行速度或释放诱鱼信号等硬件动作。
模型选择:深度强化学习(DRL)
这是一个典型的控制问题,强化学习(Reinforcement Learning, RL)是最佳解决方案。RL模型通过与环境的不断交互来学习最优动作策略,这完全符合我们的智能体需求。
- 状态空间(State):感知模型输出的信息(鱼群位置、大小)、设备传感器数据(GPS、水深)。
- 动作空间(Action):硬件设备可执行的操作集合(如:
探头上仰/下俯5°
、设备加速/减速1m/s
)。 - 奖励函数(Reward):这是RL成功的关键。例如,靠近目标鱼群获得正奖励,撞到障碍物或偏离航线获得负奖励。
我们初步选定 DDPG (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) 或 PPO (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)。
0-1先生的洞察:
DDPG 适用于连续动作空间(如探头角度调整,可以精确到小数位),非常适合硬件控制。而 PPO 具有训练稳定性高、收敛快的优点,可以作为备选。奖励函数的设计是成败的关键,它必须精准反映商业捕捞或科研探查的目标。
3. 训练环境与资源配置
为了支持这些复杂的模型训练,我们必须准备强大的计算资源和软件环境。
- 计算硬件:至少需要一块高性能 NVIDIA GPU(例如 RTX 4090 或 A100/H100 云实例),以加速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。
- 软件框架:统一使用 PyTorch 或 TensorFlow,两者都提供了成熟的DL和RL库。
- 模拟环境:在将智能体部署到实际硬件前,必须先搭建一个高保真的 海洋环境模拟器。这个模拟器可以接收RL智能体的动作,并返回模拟的声呐图像和环境状态,大幅降低实际测试的成本和风险。
阶段总结:
模型选择是技术路线图的核心,它定义了智能体的能力边界。我们不仅要确保模型能够准确识别目标,更要保证它能够做出高效、安全的控制决策。下一步,我们将根据已有的数据集开始 YOLO 模型的实验性训练,并着手设计 DDPG 的奖励函数。